8、您怎么看2006年的冰点事件?
答:“冰点”是北京《中国青年报》著名的新闻品牌栏目,创刊于1995年1月6日。 “冰点”最初叫“冰点新闻”,是每周出刊一次的专题新闻版,内容包括专题新闻和时事评论,其发刊词指出:“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由于其敢于言论、关系民众与社会命运的风格,一直很受读者欢迎。 1998年在该版开设专门发表时事评论的栏目“冰点时评”。1999年11月改版为“青年话题”版,并保留“冰点时评”。另外开设专题长篇新闻版“冰点周刊”。
但是,这一深受人民喜欢的报纸,却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严格审查和百般指责,以至停刊整顿。例如:
其实,袁伟时的文章只是导火索而已。中国共产党早就蓄意打击“冰点”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报禁”专制主义长期作祟的集中爆发。这是中国共产党一党专制的又一罪证。
中国必须立即终结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立即解除报禁,开放党禁。
人人皆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而只有中国共产党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还在倒行逆施其极其反人类的“报禁”、“党禁”等专制主义,这只能让人民看到他们的心虚。2006年1月24日,共产党发文通知禁止中国大陆其他媒体报道“冰点周刊”停刊事情,受到国际国内的一致谴责。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针对我的数封致胡锦涛、温家宝等人的公开信,这次他们心虚到只敢以“口头通知”的方式禁止中国各新闻单位报道。
中国共产党对“冰点”的停刊整顿以及对最近的公开信的封杀,使中国人民彻底认清了其邪恶本质。
9、您觉得近、现、当代中国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有外来的原因,还是内部的来由?
答:中国的近现代和当代,发生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近代史的主要问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如何面对世界贸易大市场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最后西方的工业文明终结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模式。这一阶段的问题的形成是内部体制拒绝对外开放造成的。中国的政府不愿意开放,中国的人民也不愿意开放,所以,必须通过外部力量来加以促进。但是,
但是,外因是条件,改变事物的决定力量却是内因。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朝代的更迭的,这是所有封建王朝的本质特点。任何一个王朝,哪怕再不会治理国家,都不愿意把江山拱手让人。于是代表新思想的力量只能通过武装力量来获取政权,实现朝代的更迭。
二、中国现代史上的问题,主要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亚洲政策的矛盾造成的。
但是,就在中国一切欣欣向荣的时候,日本人的枪炮打碎了中国人的强国梦。国民党被迫重新实行“军政”,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
这一时期的问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问题的最后解决除了作为内因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外,美国为首的盟军作为外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二战结束后,国民党立即从“军政”转向“训政”。而此时的共产党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民主党,纷纷要求国民党实现“宪政”,即多党竞选的民主政治。但国共双方都存有私心,惟恐自己在竞选中被对方消灭,而没有彻底的要求宪政的决心。于是,内战爆发。内战中,共产党向人民承诺要建立民主中国,于是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颠覆了中华民国,把中国国民党驱逐到了台湾。
这一阶段,有国共两党的内部争斗问题,也有前苏联和美国的外部对抗的原因,情况十分复杂。
四、1949年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给了各民主党一些“副主席”和“副部长”的位置外,闭口不提“民主宪政”。1957年,民盟中央的罗隆基、章伯钧、储安平等领袖在共产党“党政”八年之际要求实行“宪政”,结果却被共产党打成“右派”,更多的民主人士被送入牢狱,迫害致死。从此,民主党派噤若寒蝉,“宪政”无人敢提,直至今日,中国还处在专制主义统治下。
中国当代史上的所有的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实施了一党专制,缺乏权力制衡。“制衡”是民主的操作核心。权力必须要制衡,否则就不存在民主。任何一个不受制约的权力都会异化成人民的敌人。政党也是如此,一党执政,而没有在野党,这个执政党就不会受到制约的。
中国当代史的这一问题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制,问题的解决,必须靠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和世界民主浪潮的推动。
10、您觉得中国已经很强大吗?西方有一些思想家觉得中国强大之后肯定要复仇西方国家先前对她的侵略行为。您觉得他们有道理吗?
答:一切专制主义的统治在技术力量方面都是很愿意强大起来的。他们强大的目的在于,他们可以毫不留情地屠杀国内一切反对专制的人民,扼杀禁锢不同的声音。他们强大的目的还在于,他们可以毫不含糊地对比他们弱小的国家耀武扬威。
但是,一切专制主义都是纸老虎,他们必将在世界民主力量面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中国专制当局目前在军事力量方面是极其渴望强大的。但是,真正强大的力量他们根本不具备,那就是对民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愿望。他们想强大的真实内心世界是想最好地捍卫他们的专制统治、镇压人民的起义和武力统一台湾。
至于说到强大的中国是否会报复英国等其他曾经入侵中国的问题,我想,如果中国继续处于专制集权统治下,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如果中国成为了“全民福利条件下的多党竞选的民主政体”的民主中国,哪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最好朋友。
因为只有专制主义才导致复仇,而民主制度提倡和谐和解。
全人类必须团结在自由民主的大旗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反对专制,反对战争。
11、您是否以为您本人是一个愤青?您怎么看这个概念?
答:“愤青”这个词原本出自您的祖国——英国。1945年二战结束,在战后的英国出现了带有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家流派,他们自称“愤怒的青年”。“愤青”派作家大多出身社会下层,毕业于普通大学而不是牛津、剑桥之类的名校。他们同情下层人民,直言不讳地抨击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阶级偏见,蔑视英国的现存秩序,尤其是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伪善与平庸。他们有的还以自己的下层阶级生活方式为荣,向中产阶级的妄自尊大与装腔作势提出挑战。他们的出现反映了青年一代对战后现实的不满和挞伐, 他们以其正义性的英勇斗争激励着全世界青年。
很显然,“愤青”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是民主意义的。但是,“愤青”这个词传入“专制中国”的时候,是不可能被提及其原初意义的。于是,“愤青”一到中国,就只能被赋予民族意义了。
1985年8月15号(8月15号是日本战败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在甲级战犯供奉到靖国神社以后,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从这一天起,中国也出现了“愤怒的青年”。随着日本首相多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有关部门篡改教科书,以及有关钓鱼岛和东海纷争的闹剧愈演愈烈,中国“愤怒的青年”和“愤青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很显然,英国的愤青针对的是本国政府,而中国的愤青针对的却是日本政府。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日本政府自己。因此,中国的愤怒的青年,是愤怒的、爱国的、有民族正义感的青年。
“愤青”的准确内涵,是时刻寻找机会用外在行动把内心思想(愤怒情绪)表现出来的青年,“愤青”最主要的特征还有一个,即“愤青”为了表达内心思想而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行动是否触犯法律。甚至,很多“愤青”的愤怒对象就是专制主义的宪法和法律本身。
除了“民族主义愤青”外,21世纪中国还出现了原初意义上的“愤青”,即“民主主义愤青”。
我在2006年底被中国的一张著名报纸《南方都市报》确定为中国两大“愤青”之一,还有一位是2001年8月14日在日本的靖国神社涂鸦而被日本判刑而被驱逐出境的
以上事件使我被界定为“民族主义愤青”。2007年11月14日,我上书国家主席胡锦涛,随后在一个月内又连续发出了八封致国家领导人和中国各界人民的公开信,并在2007年12月17日被中国新民党推选为代主席,而成为“民主主义愤青”。
“民主主义愤青”从本质上是从属于后现代的。我们反对专制集权主义,我们强调丢弃专制、抽象、冷漠的思维倾向,主张带有激越的情怀去认知世界,主张人民有权选择执政党。我们很愿意对自己的内心做一个表白,这个表白可能是言语的,也可能是行动的。行动的结果,可能成功可能失败,但是结果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在意的是行动的过程。为了自己的民主信念,哪怕入狱被杀,我们也从中得到满足和荣耀。
我们一路咆哮、张扬荣耀;热情地裸露沸腾的不羁血液,努力冲破专制主义的束缚枷锁,追寻每个人心底最初的自由意志。
“民主主义愤青”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从边缘角落跻身中心论述的地位,挑战专制主义的组织生活方式和思维范式。
附上我以前写的一篇有关“愤青”的小文,以使您对中国愤青有进一步的理解:
《而立之年:冯锦华、薛义和我》
一、我们都是而立之年
01年冯锦华在靖国神厕上用油漆“损害物件”,05年,我用斧子和榔头砸坏明代嘉靖年间的倭寇首领汉奸王直的墓碑,07年薛义在日本向“李总统登辉先生”投掷水弹。是年,我们都已过而立之年。 01年,冯锦华31岁, 05年,我37岁,07年,薛义,34岁。
二、我们都是研究生毕业
01年,冯锦华31岁,原东京博朗思特国际电话公司职员。毕业于日本东洋大学法学部,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05年,郭泉37岁,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07年,薛义,34岁,日本某公司软件工程师。前沈阳东软商用事业部,研究生毕业。
三、我们都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冯锦华:“有什么好着急的呢?我的想法从来没有变!”
郭泉:“我砸就砸了,我不觉得对我会有什么后果!”
薛义:“我一直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如果不做(这件事),我不知道今后将如何面对自己”
四、我们都今生无悔
冯锦华:“做那种事情是不会后悔的。”
郭泉:“既然已经公开出来就不怕承担什么后果”
薛义:“我并没什么可后悔的。这件事肯定会影响我在日本的工作,也就是说,我可能不会留在日本太长时间了。因为按照日本法律,毕竟我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但是我本人无所谓。”
12、您觉得您的思想在当代中国有代表性吗?
答:中国人从思想上只分为两类人,一是捍卫“共产党垄断社会财富的一党专制主义”的“党奴”,这种人大约有几千万。随着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高层“党奴”手里,“党奴”总人数可能还会更少。另一类人是力倡“全民福利条件下的多党竞选的民主主义”的人民。除“党奴”外,13亿中国人民都是渴望民主的。这是中国的多数派。但是,中国的一党专制,不是“票决”的民主政治,而是强权政治。
我想,我的思想是能够代表渴望民主的13亿中国人民的。当然,共产党说他们“三个代表”。但是,他们却不敢让人民投票选择人民认为可以代表人民的政党。
虽然,没有人选他们代表人民,但是这一点不影响那占少数派的“党奴”,随时可以杀掉我。他们做这些事情来,与他们掠夺人民财产一样,一点都不含糊的。
不过,我也相信,如果我被少数派“党奴”杀害,我一定会被13亿最终将走入民主中国的中国人民誉为“中国人民的民主(民族)英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提倡生前死后的好名声,而对身体的存活时间并不在意。例如“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见义不为无勇也”、“不成功便成仁”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这些词语和诗句,其实都在说一个道理,即人的好名声不只是在生前的,更是要死后的。
一般的人,死后也就没有人记得他了。但是,二十四孝的首孝舜帝,辞世数千年,中国人民还记得他的故事,这是因为他“立德”了;大禹也去世数千年,现在所有的中国人都记得他的治水功绩,因为他“立功了”;老子、孔子离开我们二千多年了,至今学校教室里飘出的“之乎者也”声仍不绝于耳,全世界各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民都在学习他们的思想,这是因为他们“立言”了。
所以,我们知道,让我们永垂不朽的三不朽之事是:立德、立功、立言。